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华晨汽车 钢丝走过了一半

时间:2006-4-29 11:58:2  来源:经济观察报

  距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关门还有半个小时,空荡荡的市场里华晨汽车展厅热闹的景象越发突兀。展厅中间的一辆骏捷样车边上,销售员已经不再殷勤,只是机械地重复着,“现在本店只有样车,要买的话可以预订。”但仍有不下20个人正在咨询。“这车太值了,多长时间可以提车?”两位看车的女士感慨道。

  而远在昌平的欧德宝汽车城中,华晨方向4S店也依旧延续着华晨骏捷刚上市时的热销,“我们还曾经担心会像其他一些车型那样火一把就完了,或者后续的车型跟不上,没想到我们的订单几乎没有流失,而且还在增加。”销售段经理告诉记者。

  现在华晨骏捷正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手中。而从华晨传来的消息,生产线上的工人已越来越熟练,正在加班赶点地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市场的饥渴将得到缓解。经过中华的失败、尊驰的教训,华晨骏捷开始呈现新的姿态。

  在过去的几年,自主创新的口号被汽车行业广泛地应用,华晨也不例外。与大型国企利用合资伙伴的底盘与技术进行新的工业设计,以及中小汽车企业按国外的车型量尺寸模仿打造等投资小、见效快的做法不同,华晨是中国国内汽车企业中惟一一家用第三类自主模式——自主整合全球资源,采购国外技术开发全新车型起步的企业。

  然而,这条艰难的道路也给华晨带来满身伤痛。由于没有对国外进行技术采购,也缺乏对整车中各项技术进行匹配的足够经验,华晨花了冤枉钱,绕了波折路。乔治·亚罗设计的车身、保时捷的底盘技术、与宝马合资造车等全球资源实际上只是一个个打不开的黑匣子,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由于产品质量中先天的问题始终无法根除,上市4年来,中华轿车的市场表现一路下滑。第一代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各种质量问题不断出现,改款的新中华也未能做出有效改善,导致品牌声誉一落千丈。2005年华晨两款车型一共销售了10001台,同比下降了9%。

  不过,几个月前还在亏损中挣扎的华晨中华轿车,现在以骏捷上市为分界点,正在开始全面好转。表面上看是骏捷的热销给华晨带来生机,背后则是华晨管理层几经变化后终于尘埃落定,开始把全部精力放在经营企业上后,使企业内部机制发生了本质变化。在这样的内外环境下,华晨凭借完全放弃捷径的自主创新模式终于显现出充满活力的后劲,企业一旦走上正轨,就能马上加速前进。

  “华晨要坚定不移地走第三条道路。”刚刚上任三个多月的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言谈中带着浓厚的政府的味道。在大连曾经跟这位副市长工作的同事给他的评价是:作风硬朗,创新实干。上任第一周,祁玉民即宣布尊驰价格震撼性调整,短短几天的时间经销商就完成了整月的销售任务。生产一线的工人特别珍惜现在的加班加点,他们对记者说:“这一届领导好,车卖得快了,工资也涨了。”

  这两年企业的管理班子换了三四届,但有一个人的职位稳如泰山,他就是负责技术的副总裁赵福全。2004年赵福全刚刚加入华晨不久,就发生了管理层的变化,许多人觉得他放弃在美国克莱斯勒优厚的待遇回国考虑不周,但他坚持下来,带着400人的研发队伍,马不停蹄地研发着下一代的新车。

  因为这几届的领导班子惟一没改的政策就是让他继续研发M2(骏捷)。他们都明白,华晨已经走在了属于它的道路上,既定的自主整合全球资源从中高端车切入的方针是正确的,虽然艰难但只能前进没有退路,后退就等于死亡。

  此时,华晨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保持销量扩大产能,或者说是让原有的生产线能够满负荷运转起来。一旦产能提升,华晨铺开的庞大研发机构、后续产品包括发动机等,一潭死水将被全面盘活,引发无限的发展潜力,然后资金也会有着落。

  从华晨骏捷下线到上市的一个月时间内,祁玉民先是谦逊地表示对华晨还不太熟悉,到后来迅速进入状态侃侃而谈华晨的战略框架,似乎预示华晨已经迎来了曙光。“十一五期间,华晨汽车要坚持三高战略,即高起点自主创新、高品质自主品牌、高目标跨越发展,实现年销量40万辆整车、40万台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建成规模大、品牌强、财务优的大型企业集团。”祁玉民的话简短有力。具体下来,华晨要用两年时间(2006-2007)彻底扭转被动的局面,产能从去年的12万多辆提升到今年的20万辆,销售收入由210亿达到400亿。然后用三年时间(2008—2010),华晨要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有一个大的发展:整车销售5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华晨另外还有4条发动机线和其他的零部件),把华晨打造成中国汽车工业重要的研制基地。

  骏捷只是华晨第二次创业的号角,拥有较齐全的研发机构、产品线,生产能力以及外部合作伙伴关系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管理人才的缺位仍然是其软肋。祁玉民等新的领导正在大规模地招聘,能否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团结队伍是企业最大的悬念。

  与此同时,骏捷上市初期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华晨仍然走在钢丝上,一步都不能踏空。后续的质量是否如赵福全所言有了大幅提升,还有待考证。骏捷把利润都让给了消费者,换的就是销量与士气,一旦市场有变,或对手自杀降价,都会破坏华晨的既定战略。另外,后续车型的跟进,融资渠道能否健康扩展等都让刚刚抬头的华晨面临更多的考验。本报记者 王秋凤 北京报道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华晨推06款欧3阁瑞斯低价强攻MPV市场

    2006年4月13日
    华晨日前推出了06款阁瑞斯M PV,这款装载原装进口丰田发动机的阁瑞斯,售价仅15.58万元,相比之下,配置的增加使这款经典之作增值4万元。华晨此举无疑是继尊…
  • 华晨押宝骏捷 二次创业的首场硬仗

    2006年4月4日
    这是一家抱持雄心的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开局伊始,就以打造高品质的自主品牌家用轿车为产业起点。同时,它还是中国的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1992年10月,华晨…
  • 华晨复兴

    2006年3月22日
    华晨复兴2006年3月22日 中国经济时报  “多少风雨,多少坎坷,一路走来,一路有我——华晨汽车。”3月18日,人民大会堂新闻厅,华晨新舵手祁玉民说出这句…
  • 节后新车结队上市 华晨寄望骏捷扭转局面

    2006年2月24日
    新年过后,各汽车厂家动作频频。几乎在一周的时间内,就有多款新车亮相,而且有几款新车还都是赶在同一天,真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  2月18日,有“中国式…
为你推荐
  • 1-9月美系车销量排行榜 特斯拉占半壁江山

    1-9月美系车销量排行榜 特斯拉占半壁江山

    2025年11月7日
     【2025年前三季度美系车销量排行榜】乘联会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产美系品牌乘用车销量持续下滑,但今年前三季度呈现止跌反弹态势。2025年1-9月,中国…
  • 寒冬出行,问界新M5 Ultra凭实力助您告别烦恼

    寒冬出行,问界新M5 Ultra凭实力助您告别烦恼

    2025年11月7日
     四时流转,冬季已至。晨雾弥漫、能见度下降、路面湿滑甚至结冰……这些季节性挑战,正悄然考验着每一位驾驶者的出行安全与舒适。在这样…
  •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获批 FSD有望完全批准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获批 FSD有望完全批准

    2025年11月7日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特斯拉股东会以75%的多数票通过马斯克的10年期薪酬方案。依据薪酬计划,马斯克未来有望获得约1万亿美元市值的特斯拉股票…
  • 沃尔沃10月在华销量13854辆 环比增长14%

    沃尔沃10月在华销量13854辆 环比增长14%

    2025年11月7日
     日前,沃尔沃汽车公布了2025年10月销量数据,中国大陆市场共售出13,854辆,环比增长14%,1-10月累计销量突破118867辆;沃尔沃XC60&全新XC70双子…
猜你喜欢
  • 10月新能源销量榜大洗牌 小米/蔚来破4万辆

    10月新能源销量榜大洗牌 小米/蔚来破4万辆

    2025年11月4日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5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数据,从这份涵盖超40家车企的销量榜单中,我们既能看到头部企业的绝对统治力,也能洞察到新…
  • 纯电+增程,埃安AION i60预售价11.98万起

    纯电+增程,埃安AION i60预售价11.98万起

    2025年11月4日
     11月3日,埃安AION i60正式开启预售,其中增程版12.68万起,纯电版11.98万起。预售期间,下订用户仅需99元就可获得价值6660的三重礼遇。埃安AION i60…
  • 1-9月汽车销量榜 前三季度纯电SUV销量排名

    1-9月汽车销量榜 前三季度纯电SUV销量排名

    2025年10月30日
     【2025年1-9月纯电动SUV零售销量排行榜】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乘用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国内纯电动SUV零售销量达到212.0万…
  • 1-9月纯电轿车销量排名揭晓 10款车破10万辆

    1-9月纯电轿车销量排名揭晓 10款车破10万辆

    2025年10月29日
     【2025年1-9月纯电动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乘用车市场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国内纯电动轿车零售销量达到…